80年代的时候,内东街算是阆中较繁华的一条街道了。有全城唯一的一家国营相馆,我的百天照,一岁照,六一照全是在这儿完成的。顺着一条花木扶疏的小路,从一个拱门进去,有一个院子,里面有纸板做的摩托模型、飞机模型,那会坐着飞机来一张,简直是帅到爆!即使不照相的时候,一个小孩子进去逛逛也觉得新奇又好玩。
照相在那时,也是一件神秘又庄重的事。但吃呢,大概是比照相更重要的事。相馆的对面,就有一家终年热气腾腾的糍粑店,老板气定神闲的坐在门口,柜台很低,左边是热糯米,右边是香喷喷的熟芝麻,中间放着铺着白色蒸帕的两个大簸箕。当你对她说,给我来10个糍粑,她就熟练的从左边抓出一把把糯米迅速的在簸箕里揉成圆团,再扔进另一个簸箕裹上黄豆粉再扬扬洒洒的洒上芝麻,一个胖乎乎的糯米团瞬间穿上花衣裳成为 高大上的糍粑,再加上白糖或红糖你就可以带走了。芝麻香酥,糯米甜软,咬一口,香满嘴,而且特别饱满圆润。通常一口气吃下5个就再吃不下了。每到这时,婆婆就嘲笑我,眼大肚子小!
吃惯了大而圆的糍粑后遗症就是有了个大胃,再去成都吃到类似的三大炮都觉得不够味。现在还有骑着三轮车叫卖的,用一个机器给你绞出来盛到透明塑料碗里,我更是嗤之以鼻。虽然对童年的口味有一种偏爱吧,但是机器制作的东西,又哪比的上饱含诚意与人情的手工精细呢?
相关阅读:
|
[责任编辑:南充网]